煲汤做菜知识大全!

网站地图

当前位置::首页 > 小吃大全 > 正文

绵软辛辣酸爽的川北凉粉

时间:2021-03-24

人气:2

栏目:小吃大全

标签:

导读:  虽然我不是四川人,但是我却深深的爱上了四川的凉粉,我觉得它微辣鲜香、细致绵软、清爽利口,令人赞不绝口。俗话说:名以食为天。古往今来,这最不能少的就是吃了,而特别在夏季,凉

  虽然我不是四川人,但是我却深深的爱上了四川的凉粉,我觉得它微辣鲜香、细致绵软、清爽利口,令人赞不绝口。俗话说:名以食为天。古往今来,这最不能少的就是吃了,而特别在夏季,凉粉是老百姓喜欢吃的食品之一。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川北凉粉吧!

  简介

  发源地:四川省第三大级城市南充市

  川北凉粉(注册商标),原为农舍小食,距今已有90多年历史。川北凉粉自清末问世以来,以其独有的红辣味醇、鲜香爽口的川味风格饮誉巴蜀,流传至今。

  当时,原南充县江村坝农民谢天禄,在中渡口搭棚卖担担凉粉,他的凉粉制作精细,从磨粉搅制到调料、配味都有独到之处,行人品尝后无不称道,谢凉粉便有了名气。其后,农民陈洪顺悉心研究谢凉粉制作工艺,取其所长并加以改进,凉粉制作工艺得到进一步完善。

  他选用新鲜白豌豆用小磨磨细,十分讲究搅拌、制做火候、所作凉粉质细柔嫩,筋力绵软,明而不透,细而不断,调料配味,更具匠心。不到一年,陈凉粉便名扬川北一带,“川北凉粉”也不胫而走。

  至今南充市和成渝等地的一些凉粉店都仍以“川北凉粉”为招牌,生意兴隆,火爆不衰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、罗瑞卿生前回南充视察工作时,就曾特意品尝了川北凉粉。

  过去卖凉粉,多是挑着担儿卖,或在街边,或在十字路口,担儿一放,四面八方的顾客就来了。现在一般只卖成品凉粉,吃辣、吃酸,自己加佐料拌。要吃,也只有到大餐馆的筵席上品味儿了。

  历史典故

  寻踪溯源,追根究底。川北凉粉,创于蜀汉,兴于明清,盛于五十年代。靠川乡礼仪之帮,经二十八代传人之手,牵丝挂牌,制粉调汤,传承至今,其间,已有近两千年历史。

  相传早在蜀汉时期,安汉县(今南充市)嘉陵江中渡口码头,在渔舟货船之间,沙丘卵石之上,有两个凉粉棚:大棚姓薜,人称薜凉粉;小棚姓谢,名叫谢凉粉。大棚经营冷吃旋子凉粉,小棚经营热食片子凉粉。两家凉粉`冷热有别`开头各异。

  一样的绵软细嫩,爽口宜人;一样的麻辣鲜香,其味无穷;薜家婆媳与谢家父子两情相悦,喜结良缘,夫妻和睦,绝技传家,两面三刀种凉粉,合流一处;谢凉粉更招换记,粉墨登场,亮相安汉。

  据说巴西郡(今阆中)太守张飞,巡视安汉,对谢凉粉喜爱有加,备受封赏,成为蜀国刘备御前贡品,谢凉粉才挤身市井闹市,集能工巧匠,取西充山南椒辣,采南部江北豆夹,改制砣粉,再调红油,配上松脆酥香小锅魁,风味独特,鲜美异常。刹时间,老饕光顾,馋虫毕至,车水马龙,食客盈门。

  产品的发展

  史书记载,川北凉粉始于蜀汉,自清光绪年间四川南充设店经营至今。1956年政府成立了国营南充市川北凉粉店,2004年企业改制,成立了四川川北凉粉饮食文化有限公司。2005年公司开设直营店一家、连锁加盟店17家。

  2006年开设直营店一家、连锁加盟店22家。2007年发展连锁加盟店24家,建立“辣椒红油”工业化生产线,产品通过国家QS认证,进入南充及周边市场。

  三年来,公司以传承川北凉粉饮食文化为宗旨,为大众提供物美价廉、营养健康的绿色食品为目的,以经营川北凉粉系列菜品(小吃、中餐、快餐)及产品(菜籽油、红油、淀粉、调味品)为主,以连锁加盟发展为模式。

  建成了食品研究所、中心化验室,配置了先进的检测仪器设备从事产品研发。制订了“辣椒红油”、“豌豆淀粉”企业生产标准,购置了先进的制油、沱粉生产设备,专业生产“川北”牌辣椒红油及凉粉专用沱粉,产品统一配送到全国各连锁加盟店,用于川北凉粉生产制作。

  截止2007年底公司总部有员工98人,其中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19人,大专以上学历的13人,全国劳模2人。开设直营店3家,在全国16个省、市、区开设连锁加盟店63家,建立了三厂一部二基地(即榨油厂、红油厂、沱粉厂、企业总部、辣椒定点收购基地、油菜籽定点收购基地)。

  先后荣获了《中华老字号》、《中华名小吃》、《四川老字号》、《四川名小吃》、《中国绿色餐饮企业》、《四川餐饮名店》、《食品安全生产示范企业》、《南充市商贸流通先进单位》、《四川省著名餐饮企业》、《四川省商务厅重餐饮企业》等诸多荣誉,同时“川北”商标荣获“四川省著名商标”、“南充市知名商标”称号。

  展望未来,公司以“品牌化、餐饮连锁化、产品工业化”为发展目标,引进人才、引进资金。从2008年起公司计划用五年的时间把川北凉粉做成“南充的城市名片”、中国的“驰名商标”;发展直营店20家、连锁店80家;川北凉粉辣椒红油系列产品进入全国市场,销售收入突破3000万元;初步建立川北凉粉生产加工基地(即榨油厂、制油厂、调味生产线;沱粉厂、凉粉生产线;生猪养殖场、沼气源供应站;辣椒、油菜籽、豌豆经济作物种子培育场)。

  公司计划用10年的时间完善“生产加工基地”建设,将川北凉粉建设成为集科研、产品生产、贸易、餐饮经营、连锁发展、旅游观光等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的中华老字号企业集团。

  基本原料与制作步骤

  a.基础原料

  主料:豌豆配料:辣椒、花椒、生姜、葱叶、冰糖等掺合制作的红油(当地特制红油最佳),以及有精选大蒜捣制的蒜泥,最好是加一点冬菜(川北凉粉发源地四川南充当地特产冬菜最佳)。

  b.制作步骤

  1.用清水将豌豆浸泡6-8小时左右,直到泡涨为止;

  2.对泡涨的豌豆进行水磨(即在磨的时候加适量的水);

  3.豌豆全部磨完后,用豆包布过滤。第一遍过滤出的是原汁浆,浓度大,用容器装好单独放在一边。第二遍、第三遍再加清水过滤,目的是将大部分的淀粉滤出,经3小时左右,去掉上面的清水,取出沉淀在下面的油粉和淀粉;

  4.将第一遍滤出的原汁浆倒入锅内,一边加温一边用木质小擀面杖不断的进行搅动,待烧沸后,再将第二、第三遍过滤出的油粉和淀粉(浓度约60%)缓缓加入锅内,一边加一边不停地朝一个方向搅动,使之和先下锅的原汁混为一体,并继续用小火煮10分钟即可起锅;

  注意:后加入的油粉、淀粉要适量,太多吃起来有僵硬感,加少了,就可能像干稀粥一样,不成形。是否适量,可把搅动的擀面杖举起来看能否形成片状。

  5.将做好的成糊状的热粉倒入陶瓷器皿中进行冷却(不用木制器皿);

  6.将冷却后的凉粉,切成约8厘米长,0.8厘米宽(厚)条状,装入碗内,加入精盐、葱花和红辣椒油即可食用。根据各自的爱好,也可加适量的香油、大蒜和酱油。

  特色吃法

  吃川北凉粉时,将凉粉切成薄片,或用旋于族成筷子粗细的条丝,装人碗里,再加上精盐、蒜泥、花辣面、味精和酱油等,再淋上色彩鲜红的辣椒油,即食用。

  特点:细嫩绵软,鲜美滑爽,香辣利口。还可用“黄粉”制成黄色凉粉,用绿豆制成绿色凉粉。既可单独食用,还可装入锅魁或“薄饼”(精白面摊成如纸样厚薄的饼)套食。还有一种热凉粉,其制法也用豌豆粉搅拌成糊,不同者,热凉粉是在瓦盆里加热掺水加豆粉搅成糊状,然后加入佐料,吃起来热乎乎的,又是一番风味。

  营养价值

  豌豆:豌豆中富含优质蛋白质、胡萝卜素,可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和康复能力,增强机体免疫功能,防止人体致癌物质的合成,降低人体癌症的发病率。

  豌豆中还含有较为丰富的膳食纤维,能促进大肠蠕动,保持大便能畅,起到清洁大肠,防止便秘,抗癌防癌的作用。豌豆与一般蔬菜有所不同,所含的止杈酸、赤霉素和植物凝素等物质,还具有抗菌消炎,增强新陈代谢的功能。

  香菜:香菜中含有许多挥发油,其特殊的香气就是挥发油散发出来的。它能祛除肉类的腥膻味,因此在一些菜肴中加些香菜,即能起到祛腥膻、增味道的独特功效。

  香菜提取液具有显著的发汗清热透疹的功能,其特殊香味能刺激汗腺分泌,促使机体发汗,透疹。另具和胃调中的功效,是因香菜辛香升散,能促进胃肠蠕动,具有开胃醒脾的作用。

  川北凉粉的未来发展趋势

  据史籍载,川北凉粉肇始于蜀汉,唐宋以来一直为巴蜀民众所喜爱,为历来官府士绅所称道,历经两千年盛誉不衰。川北凉粉终从嘉陵江边的简陋棚户走上官府、士绅迎宾送客的大雅之堂,跻身于名小吃之林!

  自清朝四川南充城区正式设店以来,声誉更盛,四方商贾赞不绝口。新中国建立后,川北凉粉之发展更是受到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,也深受朱德、邓小平、罗瑞卿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关注。

  1956年人民政府设立了“国营南充市川北凉粉店”,成为继承与弘扬川北凉粉饮食文化的龙头。为适应发展需要,2004年川北凉粉店进行改制,经四川省工商局批准,组建了更具发展潜力的“四川川北凉粉饮食文化有限公司”.

  改制以来,公司以传承川北凉粉饮食文化为宗旨,服务大众,继承与发展并重,以主营川北凉粉系列小吃(粉类、面食类、粥类)、中餐(凉菜卤菜类、家常特色炒菜类)、快餐(经济型套餐系列)等物美价廉、营养健康的绿色食品为特色,以共同发展、创建和谐社会为目标。公司本部现已建立了三厂一部二基地(即榨油厂、红油厂、沱粉厂,企业总部,辣椒种植基地、油菜籽种植基地);先后荣获了“中华老字号”、“中华名小吃”、“中国绿色食品餐饮企业”、“四川餐饮名店”、“食品安全示范企业”等诸多荣誉称号。现已在北京、深圳、新疆、安徽、西安、山西、重庆、成都等地开设了数十家连锁加盟店。

  展望未来,公司将立足四川,面向全国求发展,努力拓展海外市场,把川北凉粉做成在中国具有更高声誉、在海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餐饮业著名品牌,成为中华名小吃之林中的一朵璀灿的奇葩!

  随着川北凉粉的发展,各地区的川北凉粉又因其地域、文化风俗或者个人喜好的不同而具有地方特色,不能一概而论。而在这里简单的介绍一下南充的川北凉粉,还有一些典故都有很多传说,这里没有细讲,也因为条件限制自己没去实践考察分析,不能详细了解。因川北凉粉的发展,其做法现在也是五花八门的,所以这里就不一一介绍,留待我们自己去发现与实践。最后,我想说的是川北凉粉作为我们的一种传统文化,我们不应该让它被遗忘在这高速的时代,而应该选择去继承和发扬。

  川北凉粉是采用优质豌豆去壳,用水浸泡后,磨成细浆,然后过滤去渣,沉淀脱水,制成豆粉。再经加热搅拌成糊状,装入盆、盘待用。凉粉制作法有很多种,可也用绿豆、大米等做出不同味道的凉粉区别,及营养价值与凉粉的影响。

  原为农舍小食,距今已有90多年历史。川北凉粉自清末

  川北凉粉问世以来,以其独具红辣味醇、鲜香爽口的川味风格饮誉巴蜀,流传至今。当时,原南充县江村坝农民谢天禄,在中渡口搭棚卖担担凉粉,他的凉粉制作精细,从磨粉搅制到调料、配味都有独到之处,行人品尝后无不称道,谢凉粉便有了名气。

  其后,农民陈洪顺悉心研究谢凉粉制作工艺,取其所长并加以改进,凉粉制作工艺得到进一步完善。他选用新鲜白豌豆用小磨磨细,十分讲究搅制火候、所作凉粉质细柔嫩,筋力绵软,明而不透,细而不断,调料配味,更具匠心。

  不到一年,陈凉粉便名扬川北一带,“川北凉粉”也不胫而走。至今南充市和成渝等地的一些凉粉店都仍以“川北凉粉”为招牌,生意兴隆,火爆不衰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、罗瑞卿生前回南充视察工作时,就曾特意品尝了川北凉粉。

  过去卖凉粉,多是挑着担儿卖,或在街边,或在十字路口,担儿一放,四面八方的顾客就来了。现在一般只卖成品凉粉,吃辣、吃酸,自己加佐料拌。要吃,也只有到大餐馆的筵席上品味儿了。

  川北凉粉自清末问世以来,以其独具红辣味醇、鲜香爽口的川味风格饮誉巴蜀,流传至今。当时,原南充市江村坝农民谢天禄,在中渡口搭棚卖担担凉粉,他的凉粉制作精细,从磨粉搅制到调料、配味都有独到之处,行人品尝后无不称道,谢凉粉便有了名气。

  其后,农民陈洪顺悉心研究谢凉粉制作工艺,取其所长并加以改进,凉粉制作工艺得到进一步完善。他选用新鲜白豌豆用小磨磨细,十分讲究搅制火候、所作凉粉质细柔嫩,筋力绵软,明而不透,细而不断,调料配味,更具匠心。不久,陈凉粉便名扬川北一带,“川北凉粉”也不胫而走。

  至今南充市和成渝等地的一些凉粉店都仍以“川北凉粉”为招牌,生意兴隆,火爆不衰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、罗瑞卿生前回南充视察工作时,就曾特意品尝了川北凉粉。

  材料:豌豆凉粉

  调料:豆豉酱、葱、蒜、酱油、香油、盐、醋、花椒面、辣椒油、味精、糖。

  调料中的豆豉酱是关键,豆豉酱的制作方法是:

  材料:

  黑豆豉100克、郫县豆瓣酱50克、菜油50克、姜末5克、白糖10克、味精少量、水淀粉5克

  做法:

  1、将黑豆豉和郫县豆瓣分别剁碎;

  2、锅烧热放油,将郫县豆瓣放入炒香;

  3、放入黑豆豉和姜末炒香;

  4、加入糖、味精调味,用水淀粉勾芡即可,晾凉后即可作为凉粉调料。

  做好的豆豉酱,很香

  1.将凉粉切成细条码在碗内;

  2.将豆豉酱、葱、蒜、酱油、香油、盐、醋、花椒面、辣椒油、味精、糖按照自己的口味调成酱汁淋入切好的凉粉中,拌匀即可享用。

  关于四川凉粉的小贴士

  在四川,凉粉有黄凉粉、白凉粉等很多种类,黄凉粉就是对以豌豆为材料制作的米凉粉的称呼,因为色泽金黄所以叫黄凉粉,而白凉粉就是以绿豆粉为材料制成的凉粉,洁白晶莹,所以叫白凉粉,其他还有米凉粉(常做煮凉粉)、荞麦凉粉(黑凉粉)、红薯凉粉、粉皮等等。

  四川的凉粉以调料见长,常吃的黄凉粉和白凉粉的调料就有很大的区别,黄凉粉的口味以豆豉的酱香为主,白凉粉的口味酸辣回甜。

  赶快试试吧,做一道属于你的川北凉粉。

  注:更多食谱请关注慈母煲汤网 菜谱大全频道。

温馨提示:以上内容整理于网络,仅供参考,如果对您有帮助,留下您的阅读感言吧!
相关阅读
  • 凉糍粑做法

    凉糍粑做法

      主料:  糯米400克,大米100克   辅料:  豆沙馅250克,熟黄豆200克,熟白芝麻50克   调料:  白糖100克,食用红色素适量,芝麻油少许   凉糍粑四川小吃做法:   1.将熟黄豆、..
  • 制作草莓班戟的方法,不用烤箱的小甜点

    制作草莓班戟的方法,不用烤箱的小甜点

      ““班戟”(bān jǐ)是英文pancake的单译词,意思是——煎饼,热饼,薄烤饼。 是一种以面糊在烤盘或平底锅上烹饪制成的薄扁状饼。  除了各种不同..
    无相关信息
本类排行
相关标签
本类推荐

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版权声明 | 广告服务 | 网站地图 | 友情链接 | Sitemap

煲汤做菜网 Copyright 2020-2030 www.cmbaotang.com 备案号:桂ICP备2021004607号
本站资料均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,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,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跟我们联系。